烯酰嗎啉:在蔬菜上安全使用要點
烯酰嗎啉主要劑型有25%、30%、50%可濕性粉劑,25%微乳劑,10%、20%、40%、50%懸浮劑,40%、50%、80%水分散粒劑,50%泡滕片劑,10%、15%水乳劑。烯酰嗎啉為白色粉末或晶體。一般條件下水解穩(wěn)定,黑暗條件下穩(wěn)定性>5年。
產(chǎn)品特點
1.烯酰嗎啉是德國巴斯夫公司研制的專殺卵菌綱真菌的殺菌劑,主要是從以下三方面對病菌起作用:一是預防作用,能阻止病菌孢子的萌發(fā)和侵入;二是治療作用,能滲入植物組織中,殺滅真菌菌絲;三是抗孢子作用,阻止病菌孢子的形成,減少侵染源。這種獨特的作用機制和多作用階段的特點,使烯酰嗎啉對霜霉病和疫病有極好的防治效果。
2.作用機制獨特,有效作用于卵菌綱真菌各生育階段,對各種霜霉病和疫病有特效。既有預防作用又有治療治用,還有抗產(chǎn)孢作用。烯酰嗎啉施藥間隔期通常為7~10天左右,比其他藥劑長3~4天,持效期長,減少了用藥次數(shù),節(jié)省工時及成本。超水溶性及分散性,滲透作用強,可快速滲透葉片并局部擴散,耐雨水沖刷,噴后1小時遇雨藥效幾乎不受影響。與甲霜靈、霜脲氰等其他殺菌劑無交互抗性,混用性強,可迅速殺死對其他殺菌劑產(chǎn)生抗性的病菌,保證藥效穩(wěn)定發(fā)揮。增強植物光合作用,使果蔬色澤更鮮亮,全面提高作物產(chǎn)量和品質(zhì);安全性好,即使在花期及果實膨大期使用,同樣十分安全。超高含量,用量更少,使用成本更低。
3.可與唑嘧菌胺、嘧菌酯、霜脲氰、代森錳鋅、丙森鋅、醚菌酯、福美雙、百菌清、三乙膦酸鋁、吡唑醚菌酯、氨基寡糖素、咪鮮胺、甲霜靈、中生菌素、異菌脲等復配。
防治對象
烯酰嗎啉屬專一防治卵菌綱真菌性病害藥劑,對霜霉病、霜疫霉病、晚疫病、疫(霉)病、疫腐病、腐霉病、黑脛病等低等真菌性病害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。在蔬菜上可防治黃瓜霜霉病、甜瓜霜霉病、芋頭疫病、辣椒疫病、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等。
使用方法
1.防治黃瓜、甜瓜、苦瓜等瓜類霜霉病。發(fā)病前或發(fā)病初期始施藥,每畝用50%水分散粒劑或50%可濕性粉劑30~40克、80%水分散粒劑20~25克、40%水分散粒劑40~50克、25%可濕性粉劑60~80克、10%水乳劑150~200毫升,兌水45~75公斤噴霧。間隔7~10天施藥1次,與不同類型藥劑交替使用,重點噴灑葉片背面,連續(xù)施用3次。
2.防治辣椒疫病。發(fā)病前或發(fā)病初期開始施藥,每畝用50%可濕性粉劑30~40克,兌水50~75噴霧。視病情發(fā)展情況,間隔5~7天施藥1次,連續(xù)用藥3次。
3.防治番茄晚疫病。發(fā)病初期畝用50%可濕性粉劑40~60克,兌水40~50公斤噴霧。
4.防治番茄疫霉根腐病。發(fā)病初期,澆灌50%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50%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混加50%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750倍液。
5.防治馬鈴薯晚疫病。病害初期開始噴藥,用50%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。7~10天噴1次,與不同類型藥劑交替使用。
6.防治萵筍霜霉病。病害初期始噴藥,用50%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。7~10天噴1次,連噴2次左右,重點噴灑葉片背面。
7.防治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。每畝用80%水分散粒劑20~25克或50%可濕性粉劑、50%水分散粒劑30~40克、40%水分散粒劑30~40克、25%可濕性粉劑40~60克、10%水乳劑100~150毫升,兌水30~45公斤噴霧。
8.防治瓜果蔬菜的苗疫病、猝倒病、莖基部疫病。從初見病株時開始用藥液澆灌(或噴淋)苗床或植株莖基部,10天左右1次,連續(xù)用藥2次。一般使用80%水分散粒劑2000~3000倍液或50%可濕性粉劑、50%水分散粒劑1500~2000倍液、40%水分散粒劑1000~1500倍液、10%水乳劑300~400倍液。
9.防治瓜類、茄果類、葉菜類作物病害。一般每畝使用35~50克有效成分的藥劑,兌水30~60公斤噴霧。在病害發(fā)生前或初見病斑時用藥效果好。
10.防治大蔥、洋蔥霜霉病。發(fā)病初期,用50%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。隔7~10天噴1次,連續(xù)防治2~3次。
11.防治草莓腐霉根腐病。生長期噴淋50%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。
12.防治草莓紅中柱疫霉根腐病。澆灌50%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69%烯?!ゅi鋅可濕性粉劑600~800倍液。
13.防治馬鈴薯晚疫病。用50%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。MQXHmJQAe